一、永續帶來的挑戰
根據世界經濟論壇(WEF)2024全球風險報告指出,全球兩年內的短期風險包含:錯誤資訊與假訊息、極端天氣事件、社會的極端化、不安全的網路事件、跨國武裝衝突等。而台灣更被世界銀行評估,面對極端氣候的脆弱度高居世界第一。上述問題若不及時解決,企業都將面臨無法生存的命運。
目前避免氣候變遷最好的方式,就是降低溫室氣體排放。若要避免災難發生,在2050年需達到淨零排放,當全球朝向淨零目標前進,代表法規與市場也將轉變。 歐盟預計於2026年全面實施碳邊境調整機制(CBAM),此舉措將對全球碳市場產生深遠影響,使各國政府加速制定碳費和碳稅等相應機制,以應對氣候變化挑戰並推動全球綠色轉型。
近年永續報告書除了使用全球永續性報告協會(GRI)之準則,也採納氣候相關財務揭露(TCFD)、永續會計準則(SASB)之框架,顯示全球越來越關注經營相關的ESG風險管理與資訊揭露。碳揭露計畫 (CDP) 除了鼓勵企業公開溫室氣體排放量,近期從原本的三大主題 (氣候、水、森林) 整合,更加注重生物多樣性,並依循自然相關財務揭露(TNFD)評估各項活動對環境的衝擊與依賴。責任商業聯盟行為準則(RBA)也為電子業及其供應鏈制定規範,確保員工擁有安全的工作環境、有尊嚴並受尊重的工作,且企業需符合環保規範與商業誠信道德。
國際法規與供應鏈要求日趨嚴格下,永續趨勢已勢不可擋。然而企業發展永續與減碳,絕對不只是為了符合法規要求,更是要為未來的危機與挑戰做準備,避免其所帶來的營運衝擊與損失。
二、化危機為轉機,將轉機變商機
我們曾受美國國際品牌大廠的委託,協助輔導其在台灣的供應商。當時的業者心存僥倖地指出:「就算接不到這家品牌大廠的訂單,還有市佔率最高的大廠。幾年過去,這家業者再次找上門,並說現在連市佔率最大的品牌大廠也開始要求減碳與永續作為。更有台灣企業的歐洲大客戶在短短7天,連發4封追殺令,提出「不減碳就砍單」的要求。
因此若是想要訂單,勢必得接受轉型與挑戰。縱使初期成本會增加,但俗話說的好,「危機就是轉機,將轉機變商機!」
若能符合供應鏈與法規要求,便能搶先一步成為全球永續供應鏈的一員,減少未來因碳交易、碳稅、碳排放管制甚至強制關廠等措施造成的風險。同時以ESG作為體質檢視,找出發展機會,結合自身的核心能力,推出自家的永續產品與服務。透過企業透明度與利害關係人建立信任以提高商譽,並更懂得如何應對日益增長的氣候議題。
三、永續發展六階段
然而永續發展非一蹴可幾,必須有策略。參考英國倫敦責任協會執行長賽門・查達克(Simon Zadek)的永續發展路徑,提出企業永續發展落地六階段:
(一)「探索期」:企業初步建立永續的概念,獲利後開始回饋社會或照顧員工的發展。
(二)「遵循期」:公司依法規要求,推出符合永續相關的政策與規範,但尚未與公司經營結合。
(三)「管理期」:企業開始制訂ESG各項短、中長期發展的目標,從上而下進行永續管理的實踐。
(四)「轉型期」:員工由下而上推動永續專案,開始產生各部門永續發展的方向與目標。
(五)「策略期」:企業將永續理念與營運模式結合,並依據核心競爭力,發展出新的商業模式與利基市場。
(六)「永續期」:企業融入社會倡議,將永續形塑為企業文化。
透過上述系統化的發展,可幫助企業推動ESG時,事先盤點與定錨,並隨時因應市場需求,降低轉型帶來的風險,從而找出最佳發展策略。
四、結語
無論企業以什麼樣的思維發展永續,唯一無法改變的事實是:永續發展是企業未來的生存法則。即便是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,也能透過ESG賦能增強韌性,更可強化國際市場的競爭力,將永續落實在企業營運的商業價值上。
蔡承璋 執行長 優樂地永續服務股份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