台亞風能事務部 協理 林琮盛
台灣能源98%仰賴進口,又因四面環海,提升能源自主及多元至關重要。值此邁入能源轉型的關鍵時刻,擁有純本土資金跟在地人才的「台亞風能」於2020年成立,相較於眾多國際離岸風電開發商,台亞具備「純台灣隊」優勢,以更貼近台灣市場的視角,精準掌握政策趨勢脈動,從守護永續台灣的根基出發,逐步拓展亞洲及全球市場。
深耕台灣建構本土量能 見證綠色能源轉型
台亞風能公共事務部協理林琮盛指出,台亞是專注於離岸風場開發、規劃設計、工程建置、運維管理及風場資產管理的再生能源公司。台亞成立後,積極參與台灣離岸風電區塊開發競標作業,並於2022年底順利取得環洋離岸風場的開發權,證明台灣本土風電人才具備足夠實力,落實台灣的能源自主。台亞預計在今(2023)年將繼續投入第三階段第二期的競標跟「浮動式風電」示範案的選商。台亞風能技術長李宏道表示,目前台灣的離岸風電皆採用固定式基座的風機,浮動式風機則是未來的發展方向:將風機安裝在浮體結構上,能夠建置在水域較深、離岸較遠的海上,適合水深70米以上的深海區,有助於大幅拓展開發範圍,增加發電量。儘管浮式風電的技術要求與資本密集都相對較高,但不會降低台亞投入開發的意願。
林琮盛表示,目前全球局勢變動劇烈,離岸風電的推動面臨極大考驗,例如疫情、通澎、升息等因素都會不斷推高成本,但對本土開發商而言,台灣是自己的家,在能源轉型的路上,台亞不會缺席,除了逐步建構本土量能之外,也積極結盟國際開發商,為台灣離岸風電產業努力,這是台亞責無旁貸的責任與使命。
產業新穎具未來性 急缺「即戰力」人才
產業追求向上發展,人才是不可或缺的一環。台亞網羅各領域人才,包括:專案開發、業務、採購、法務、財務、會計、海洋工程、土木工程及公共關係等。林琮盛表示,風電產業是非常新穎的產業,每位同仁都要在原有的專業之上再學習風電所有相關知識,例如工程技術部門,必須進行風場場址調查評估、水下基礎技術、電力傳輸系統等;事業發展部則要評估開發風場的預算規模,怎麼融資、尋找投資人,還要幫未來發出的綠電找買主;再者,離岸風電是台灣推動能源轉型過程中相當重要的一環,籌備創設過程中,開發商必須與中央及地方政府保持暢通的溝通及交流,這個部分就必須仰賴公共關係部,維持彼此互信的夥伴關係。
「風電產業的未來性非常值得期待,但具備實戰經驗能立馬上手的『即戰力』人才卻是少之又少!」公共事務資深經理黃佩君表示,以開發商來說,台亞最欠缺具有離岸風電背景的專案管理人才,專責內容包括:執行追蹤各項進度,協助各項核可申請,確保風場的進展能如實如期完成。另外,專業採購管理人力也難尋,包括:各廠牌風機屬性差異、環評廠商、顧問等調查工作公司的詢比議價過程,都需要高度且熟悉產業的專業人才。
離岸風電已成為能源轉型不可或缺角色,台亞秉持「台灣的人才自己培養」理念,今年暑假將自主培訓未來的年輕種子部隊,從海洋工程、專案管理、採購到公共關係等部門,進行為期兩個月的培訓計畫,讓青年學子第一線學習風場開發,並獲得合理的訓練津貼及友善的職場環境,為產業儲備相關人才。
三大基本能力 加入風電領域敲門磚
整體而言,「英文佳、良好溝通力、勇於思辨」三大能力是加入風電領域的敲門磚。林琮盛說,離岸風電產業在台灣屬於較年輕的產業,無論是基礎建設、發展策略、風場建設、財務金融、人才培訓等,都須大量仰賴國外經驗,所以良好的英文溝通能力是必備的首要條件。此外在風電領域工作,希望求職者有充分準備,並在面試過程中積極表現,至少風電相關新聞要能侃侃而談,更重要的是:「要對離岸風電、永續家園有熱情。」這些都是決定能否錄取的要件。台亞歡迎任何想見證台灣能源轉型關鍵時刻的人才加入,一起守護地球、讓永續台灣乘風而起。
文/台亞風能技術長李宏道、公共事務部協理林琮盛、公共事務資深經理黃佩君口述,台灣就業通整理
更多詳情請見台亞風能官網
更多綠能科技產業相關資訊